![]() |
“奶奶您听我说……”日前,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第五小学校园里,稚嫩的童声唱出婉转悠扬、空灵俏皮的戏曲唱腔。原来是学校“五彩桥”戏曲社团的孩子们正在排练戏曲名段。
虽然孩子们刚开始接触戏曲,但在锣鼓声中,他们咿咿呀呀唱念做打,身段动作铿锵柔美,伴之以地方小调,让观者惊叹。
据了解,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自2016年起,乐平市第五小学就与乐平市文化馆联合,以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将“戏曲进校园”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在传承乐平市赣剧文化的路子上迈开了脚步。
2021年,学校成立“五彩桥”戏曲社团,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唱戏热”,聘请了乐平市赣剧团的优秀青年演员担任辅导教师,让戏曲文化潜移默化浸润童心,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每周六上午,乐平市赣剧团的青年演员吴雅静老师都会来到学校,对戏曲社团的18名孩子们进行集中培训,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用传统的戏曲唱腔和身段塑造人物形象。
在教唱腔时,她会将剧目中的唱词转化成“道白”,一字一句地传授,待孩子们练熟后再带入音乐节奏。吴雅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孩子们唱、念、做、打的艺术功底,展现大胆自信的舞台表演魅力。
虽然孩子们“火候”远未到家,但每每看到孩子们苦练基本功,吴雅静就会情不自禁地鼓掌,打心眼里欣赏这群小学员。
吴雅静说:“乐平是赣剧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戏台之乡。作为一名戏曲人,我想通过戏曲进校园的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们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爱上赣剧,并且将它发扬光大。就如同昆曲《牡丹亭》里娓娓唱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四年级学生罗一言也是社团中的一员。长相清秀、身材高挑的他,是老师们公认“有灵性”的小苗子。和随处可见的钢琴舞蹈培训相比,戏曲相对小众,更能够吸引强调个性的青少年的目光。
罗一言说,对于戏曲,他学得不亦乐乎,他喜欢扮演故事中人物的奇妙感觉。“通过参加戏曲社团的活动,和同学们一起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原来每一段美妙的唱曲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也让我有了更深的欲望去了解它、去学习它。”
其实,“戏曲进校园”并不是要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戏迷或戏曲演员,而是要通过这种艺术载体带给学生们唱念欣赏、身段体验、表演互动、色彩内涵、服饰文化、历史知识、道德教育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音乐素养的熏陶,更是一种文化自信。
如今, “戏曲梦”的小种子,正在校园里慢慢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