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坐着小板凳,围着小讲台,听着“红色故事”,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横峰县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结合农村党员及群众农时特点推出“小板凳”课堂,一场场接地气、暖民心的“微宣讲”送到各村,让大家在了解家乡巨变的同时受到教育。
“当时我们横峰县只有六万多人口,为革命而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5700余名!我们今天人民的幸福安宁,祖国的繁荣富强,是千千万万的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要珍惜呀!”蒋金林动情地对村民们说。葛源镇葛源村71岁老党员蒋金林退休前是小学校长,平时爱看书看报,他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党的好政策,用亲身经历讲党的奋斗史,讲改革开放后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年岁大了,发挥点余热,和大伙一起学党史,尤其是闽浙赣革命史、家乡史,进一步激发大家爱国爱家的情感非常有意义!”
龙门畈乡结合实际精心谋划“小板凳微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成立以“老党员、党建文化宣传员、驻村工作队员”为主的“小板凳”宣讲团,以接地气的语言、拉家常的方式,把党的好政策送到百姓身边。在下坊村文明实践站小院里,几把小板凳摆放中间,八九位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党建文化宣传员欧阳军正声情并茂地向党员群众讲述着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横峰县第二十次党代会精神,面对面、零距离地向群众普及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惠民政策,确保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我的父亲历经闽浙赣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敌人对父亲施以严刑拷打、父亲遍体鳞伤仍心系革命。我是家族的唯一后人,我要让先辈的红色精神传承下去。”10月19日,在姚家乡后占村前占组村民杨纪荣家小院里,村民们搬来小板凳围坐一圈,正在听老党员王水仔讲述他父亲王启泉英勇战斗的故事。党史学习教育以来,王水仔和后占村党员干部、烈士后人一同深入农家小院,为老百姓讲述一个个红色故事和难忘瞬间,群众深受感染和激励。
“小板凳”里大讲堂。今年以来,横峰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共开展“小板凳”微宣讲活动600余场,受益群众近万人,从而让党史学习教育充满了泥土气息和民生温度,让理论宣讲走“新”更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