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投稿:news@jxwmw.cn
 

您当前的位置 : 江西文明网  >  文明建设  >  好人微故事

两人“一条腿” 走上幸福路

——记“中国好人”袁长明夫妇

2023/05/08 10:07   作者:刘滨 刘阳春  编辑:陈其兴   来源:赣南日报-客家新闻网

  4月26日,凌晨5时,信丰县大桥镇竹村村。

  当人们还在熟睡之时,袁长明和刘招娣夫妻已经起床,坐着轮椅的刘招娣在厨房热饭,拄着拐杖的袁长明在自家农田劳作。锄草、施肥、打药,干完农活,袁长明又来到柴房,把烫皮、鱼丝、豆巴等干货扛到肩头,再运送到自家的三轮车上,准备到集市上去售卖。几乎每一天,袁长明夫妇都重复着这样的生活。

  第一次见到袁长明,他正站在自己的摊位前,满面笑容招呼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妻子则在一旁收账、记账。虽身有残疾,但袁长明身上看不到自卑,他始终保持微笑,淳朴而乐观:“开心也是一天,愁眉也是一天,不如开开心心活下去。”

  时光回溯到1992年,当时19岁的袁长明在砖厂上班时不幸发生意外,导致左腿被截肢。经过三个月的自我调整以及家人、亲友的鼓励,袁长明接受了事实,下定决心走出了阴霾:“那时候父母身体也不好,我也意识到人总要面对现实,独立自强、努力生活。”

  1997年,他与因小儿麻痹导致双腿行动不便的刘招娣结婚,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袁长明终于在家里建起了新房,后来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搞起了种植业,生活渐渐有了新盼头。然而,就在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妻子刘招娣出了车祸,唯一能行动的右腿也在事故中骨折,她被迫终身坐上轮椅。

  “虽然我们只有一条腿,但是我们还有两双手!”面对种种磨难,吃尽苦头的袁长明并没有倒下,他用勤奋弥补身体的缺陷,努力让家庭的生活变得更好。如今,袁长明夫妇还种植了8亩脐橙、6亩红薯、30亩玉米、4亩花生,光一年种植收入就能达到5、6万元,一家人生活越来越好。”2019年,袁长明夫妻二人成功脱贫“摘帽”。

  “昨天我还抑郁过,人活着真累。可今天看到视频里你灿烂的笑容,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且行且珍惜!”“努力的人最美,为你的勤劳所打动!”“看到身残志坚的你如此积极乐观,我们这些身强体健之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奋斗呢!”打开袁长明的短视频账号,能看到许多粉丝被他的笑容所感染,为他的乐观精神点赞留言。原来,袁长明还是抖音上有7.2万粉丝的创作者,他最火的一条插秧视频观看量达到869.4万次,点赞58.2万次,评论3.5万个。“一开始是记录自己的生活,慢慢地,我发现很多网友也受到我的鼓励。”袁长明说道。

  也许是自己淋过雨,他从未忘记也给别人递一把伞。让袁长明印象最深刻的是江苏某网友发的一条私信:“袁哥,感谢你!在你的视频里看到你为一家人的生活打拼,我也没有理由放弃生活。”看到这样的私信,袁长明意识到这位网友可能是遇到了困境,于是他回复并鼓励道:“咱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袁长明还热衷于为家乡做贡献,去年他将自家种的脐橙、玉米、红薯等农副产品送去镇里的敬老院,今年信丰举办“艾米馃文化节”,夫妻俩又起早做了500个艾米馃用来爱心义卖。

  如今,袁长明夫妇已成了大家心中勤劳致富的榜样,2021年,袁长明夫妇荣获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称号。2023年“江西好人故事会”进基层活动现场,当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邀请他给父老乡亲们讲一讲自己的故事时,他在讲述中说到这样的一句话:“用勤劳的双手和永不服输的信念,从命运手中夺回自己的人生,创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苦难终有时,未来必长明!”(特约记者刘滨 通讯员刘阳春)

更多相关新闻及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明江西(wenmjx)"和官方APP"文明江西"。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意见建议 | 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294号
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 主管 | 江西日报社 主办 | 举报电话:0791-8684777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证号:1409348 赣ICP备0810000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6120170003 赣网文[2021]1463-016号
出版许可:新出网证(赣)字07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B2-200700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3612008001
新闻投稿:news@jxwmw.cn 文明创建投稿:jx-wmb@163.com
  • 客户端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