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只要孩子们过得好,我们不要彩礼。”横港镇赤岗村村民范飞文夫妇不要彩礼嫁女儿的事情在当地传为美谈。女儿的订婚、结婚宴,他们没有选择到城区高档酒店大操大办,而只在自家宴请部分亲朋好友,小聚热闹一下。不仅除去彩礼、婚宴等一整套繁琐流程,还省去了定亲、议事、回门等环节。面对村民的称赞,范飞文夫妇坦言,不给对方家庭压力,双方家庭相处才能更加和谐愉快。
近年来,瑞昌市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积极引导广大居民群众更新婚嫁观念,破除婚嫁陋习,许多像范飞文夫妇一样的居民纷纷转变思想观念,拒绝高额彩礼,在尊重习俗的同时,倡导文明新风,为婚嫁“减负”,让幸福“加分”。
宣传发力引导思想转变
“收彩礼收的是礼,不是炫耀攀比的谈资,也不是发家致富的手段,彩礼高低不重要,儿女的幸福最重要……”在黄金乡金岭村,党员干部、志愿者、群众围坐一起,干部给群众讲着“抵制高额彩礼,推进移风易俗”新政策。该乡通过“乡村夜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形式,在老百姓家门口搭建起流动“零距离”服务群众平台,与群众面对面话家常、聊琐事,把抵制高额彩礼政策讲到老百姓耳边,把移风易俗传递到农家庭院,积极改变群众陈旧观念,鼓励群众摒除旧陋习、树立新风尚。
瑞昌市民政局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幸福从零开始”签名宣传活动,通过在签名墙签名、发放倡议书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婚嫁观,推行婚事新办,鼓励青年自强自立、不攀不比,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我有两个孩子,将来孩子要结婚,我提倡低彩礼、零彩礼。”一位参加活动的市民说道。
“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崇简尚德倡文明、移风易俗树新风……”走在肇陈镇宽敞干净整洁的集镇新路上,一幅幅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移风易俗文化墙映入眼帘,这些文化墙以倡树文明新风为主调,重点绘制移风易俗、家风美德、婚育新风等系列图案,画面生动逼真,成了老百姓心中正德行的镜子,既弘扬了先进文化,又传播了文明新风。
瑞昌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从“革陋习、讲文明、树新风”入手,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努力营造文明节俭、喜事新办、移风易俗、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做到宣传入心入脑、家喻户晓。并把移风易俗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利用背街小巷、小公园、百姓大舞台等墙体自然景观,有计划、分步骤、高标准,绘制打造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墙,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成为教育居民的“自然课堂”,引领居民群众讲文明,树新风。
群策群力倡导喜事新办
5月20日,由瑞昌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4年瑞昌市“婚事新办 幸福相伴”集体婚礼在瀼西田园举办。活动现场,12对新人身着汉服,行三拜、饮合卺酒等礼仪,用最古典的汉文化婚礼来诠释美满幸福的婚嫁文化,整场集体婚礼活动充满了仪式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瑞昌市先后举办多场集体婚礼和移风易俗树新风主题联谊活动,进一步遏制餐饮浪费,弘扬婚庆新风,倡导婚事新办、文明节俭的社会新风尚,引导广大青年积极践行节俭、绿色、创新、进步的新发展理念,做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和先行者。
与此同时,瑞昌市还积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通过成立移风易俗红白理事会、修订完善村(居)规民约、制定红白事操办标准等,形成自我管理、监督、约束、净化的良好氛围。理事会成员均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乡贤担任,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协商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确保村规民约真正成为村民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抵制高额彩礼蔚然成风
受父母言传身教,范飞文夫妇女儿也学得有模有样。大女儿范美茜在家一边照顾公婆和孩子,一边在村里当起了移风易俗宣传员,身体力行引导村民养成抵制高额彩礼,崇尚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范镇河下李中心村制定《范镇河下李中心村移风易俗改革制度》及《李氏家风家训》,对红白事操办规格作详细规定,如定亲彩礼不超过2万元,白喜事请客不超十桌。并以移风易俗倡议书、村规民约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出“彩礼比低不比高,习俗传优不传劣”的浓厚氛围。
此外,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还通过开展一系列以“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引导群众传播勤俭家风、树立婚嫁新风,让更多的家庭加入拒绝高额彩礼的行列中来,推动各地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