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剪纸勾勒峥嵘岁月,当石磨流淌醇香记忆,一堂跨越时空的劳动教育课在光丰小学生动展开。5月27日,萍乡经开区光丰小学组织二年级师生走进彭高镇华源村,以“红色记忆+传统技艺”的实践模式,让劳动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在邓贞谦烈士纪念馆,孩子们通过泛黄家书与革命文物,触摸“萍乡三杰”的赤子之心。红色剪纸馆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展示《星火燎原》剪纸作品,这一刻,红色基因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指尖可触的温度。劳动教育基地中,古法芝麻糊制作课热火朝天。学生们分组协作:一颗颗小瓜子在巧手中褪去外壳,混着芝麻,用双手研磨出细细的芝麻粉,经过冲泡,芝麻糊香气弥漫。有孩子感慨:“原来慢工出细活,才是真正的甜。”从原料到成品的完整劳动链,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化作舌尖的真实体验。
此次活动打造了劳动育人新范式:以红色文化铸魂,培育奋斗精神;以传统技艺启智,传承工匠基因;以生产实践赋能,掌握生活技能。孩子们在躬身实践中不仅习得生存技能,更建立起与历史对话、与传统共鸣的精神纽带,这正是劳动教育最本真的价值——让文化传承在双手的温度中生生不息。